发表时间:2024-08-08 02:36:42 来源:安博体育官网入口直播
【共识】介入手术室【铅衣】“每次”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擦拭消毒-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
建议辐射防护物品每次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擦拭消毒;被血液污染的物品用含有双链季铵盐的湿巾等进行清洁消毒(弱推荐,证据等级B)。
临床常用辐射防护物品包括铅衣、铅帽、铅脖套、铅手套、防护眼镜等。目前缺乏对辐射防护物品的卫生标准及消毒的重视。医用辐射防护物品不能用含乙醇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国产固化复合季铵盐湿巾擦拭除菌效果最佳。专门的辐射防护物品清洁消毒柜临床已有使用,但缺乏文献支持,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每日1次须用消毒湿巾或清洁的软湿布擦拭物品表面;有血迹、体液等污物时须用含氯消毒液浸泡;需要灭菌的物品应使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强推荐,证据等级A)。
每日1次用1000mg/L含氯制剂消毒湿巾或清洁的软湿布擦拭物品表面。有血迹、体液等污物时则要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当不允许刷子通过时可使用流体清洁剂清除内部通道中的污物,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待干备用。环氧乙烷灭菌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穿透力很强的同时不损害灭菌物品,是目前最主要的灭菌方法之一。
保持机房内清洁整齐,每日治疗前后用固定的软湿布擦拭桌面、器械台、血管造影机及相关设备,擦净血迹,拖净地面,空气消毒。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见的污渍、血渍等应及时清洁。有研究结果为,复合季铵盐类一次性消毒湿巾消毒效果优于传统含氯消毒液及乙醇,且操作简单便捷、无异味、对仪器设施表面无损害。相关指南推荐使用保护套保护仪器免受污染。
精密仪器管腔内血液、污垢的清洗应采用超声波加酶浸泡清洗法(强推荐,证据等级A)。
为了保护DSA机不被污染,目前临床使用一次性保护套,每台手术予以更换。有研究报道超声波配合多酶清洗剂的消毒效果更好。也有研究报道复合季铵盐一次性消毒湿巾不损伤物体表面,无腐蚀性和毒性,杀菌快,抑菌时间长,一次一巾简捷无二次污染,且消毒前后不必进行清洁处理,适合精密仪器设施表面消毒。
患者明确有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时,推荐使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包(强推荐,证据等级A)。
急诊手术时无法及时进行术前感染筛查情况下,推荐使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包(强推荐,证据等级A)。
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经环氧乙烷灭菌,通过多层复合无孔制作流程与工艺的无纺布结构形成阻菌屏障和阻液屏障,可有很大效果预防微生物侵入。重复使用的手术铺单及手术衣用140支棉布,柔软、多孔、吸湿,但不防渗透、易断裂、多絮;180支棉布在制造时添加了聚酯纤维,抗压力作用稍强;280支棉布能耐水渗透,但耐水性随着洗涤次数增多会消失。棉布手术铺巾等各项指标不合格将会造成感染发生率增高。现各医疗单位已逐步停用棉布手术包,正逐渐被一次性产品取代。
建议介入手术后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按照感染性废弃物收集;收集特殊感染医疗废物过程始终考虑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收集过程中谨慎处理锐器(强推荐,证据等级B)。
以科室为单元,须建立并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用户使用手册(强推荐,证据等级B)。
介入室是一频繁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而通过血源性和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已证实多达50种。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慢慢的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介入手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随时有可能被刀片、针头等锐利器械刺伤,增加感染机会。尤其是介入手术中使用多种手术耗材如导丝、导管等,由于耗材表面有超滑亲水涂层,术中很难控制来回交换,稍不注意就会对医务人员造成血液、体液污染。
为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风险,应提高从业者锐器损伤风险意识,管理者建立安全文化培训;降低锐器损伤,推荐使用安全型医疗器械(强推荐,证据等级A)。
职业暴露者应严格执行锐器的正确操作,对用后锐器收纳盒的安全存储、转运与销毁应严格监管、考核(强推荐,证据等级B)。
介入手术室应建立严格的锐器操作规范、锐器使用管理制度、锐器刺伤发生后管理机制与实施流程(强推荐,证据等级B)。
医务人员接触所有患者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须采取保护措施(强推荐,证据等级A)。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其暴露发生做评估和处理(强推荐,证据等级A)。
建议介入手术室配备洗眼器,用于冲洗受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眼睛(强推荐,证据等级A)。
对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在识别、转运、安置、诊疗过程中的清洁、消毒灭菌以及隔离和防护全流程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加强培训教育(强推荐,证据等级A)。
医务人员发生经呼吸道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对应免疫接种和/或预防用药等措施(强推荐,证据等级A)。
教育和培训是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医院必须对专职感染控制人员、兼职感染控制人员、医护技人员、后勤有关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及新入院职工进行培训。